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1923年建校,是經海南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教育部備案的海南省第一所專門培養信息、軟件行業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公辦全日制高等院校。學院坐落在紅色娘子軍的故鄉、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海南省瓊海市。學院歷經86年滄桑,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績,先后被教育部等部門授予“全國電化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海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海南省信息化管理示范單位”、“海南省家長滿意學校”“海南省第一屆十佳教育信用單位”等稱號。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視察學院時欣然題詞:“信息技術人才的搖籃”。
學院設有軟件工程系、網絡工程系、信息管理系、電子工程系、數碼設計系、藝術傳媒系、基礎教育部、社會科學部、公共教學部等9個系部。學院以市場需求為依據,突出多方向、實用性特點,根據IT業的發展趨勢,開設了具有高職招生資格的專業42個,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大類為主體,藝術設計傳媒、制造、財經、文化教育等其他大類為輔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
學院現有教職工355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52人,講師72人。現有來自全國24個省(區)市全日制在校生5896人。
學院占地326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建有中央財政支持的“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教育實訓基地”、“電子電工與自動化技術”等教育實訓基地;建有具備高度仿真功能,設備先進的各類實驗、實訓室38間。建成千兆校園網、通訊網、監控廣播電視網三網合一的信息化虛擬平臺。學院被授權為“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微軟授權培訓中心”、“紅旗Linux重點實驗室”、“國家1+N復合型人才職業培訓項目教學基地”,“海南省第六十五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實驗中心被評為“海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院已建立包括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認證、國家信息產業部IT職業技能認證機構9個,工種(含不同等級)類別達51種。
學院辦學規范,治學嚴謹,秉承“人才為根本、教學為中心、技能為主線、質量為生命、特色為追求”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方向,著力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按照“知識、能力與素質相統一”的人才培養方案,推行“雙證書”制度,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結合、頂崗實習的途徑,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在為區域經濟和行業服務中求發展;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高,競爭能力強,2007年底,學院作為海南省首家公辦高職院校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各類比賽均獲殊榮:“第五屆‘高教杯’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大賽 ”比賽三等獎和優勝獎;2008年高教社杯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2008年“紅旗杯”全國大學生開源軟件技術競賽個人銀獎和團隊三等獎;2008年海南省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女子群舞《中國媽媽》在全國第二屆大學生文藝展演活動現場展演榮獲一等獎。
面對新世紀的挑戰和機遇,學院遵循高職教育規律,堅持科學發展,加強內涵建設,實現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全面提升綜合實力,力爭把學院建設成為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靈活開放,特色鮮明,省內一流,國內有影響力的高等職業院校,為海南和全國的信息產業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