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分院始建于2005年,目前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和軟件工程五個本科專業(學制四年)及計算機信息管理一個專科專業(學制三年)。
分院圍繞 “走進校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走向社會” 這一嶄新的育人理念,形成以培養學生上崗、上梯階的個人綜合素質與相對競爭力為核心的辦學思想體系。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大學教育階梯、良好的社會化氛圍、順暢的職業通道;為社會培育更多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實用性高級專門人才。
分院的計科、電信、通信、測控和軟工各專業的課程設置緊密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借助銘泰集團在眾多行業廣泛涉足的便利,加強與相關產業、行業實務部門的聯系,建立教學、科研實訓基地,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理論知識,養成健康人格并形成基本的漢語、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即 3+1+1 模式)的基礎上,有更多的機會和條件接觸實際操作;分院有教授8名、副教授17名,青年碩士18名等40多人的強大教師隊伍,使學生在自然科學兼有人文科學兩大知識體系上形成健全的認識框架和基本的求知脈絡,在新技術、新科學的了解上站到前沿,在本專業的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扎實可用,實現學生的學科視野、專業理論和行業崗位實踐技能的有效結合,對所學知識真正能做到“帶得走,接得上”。他們的知識和能力也不但能為中小型企業服務,也能適應大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能為“大旅游”“大休閑”行業服務。
海南省今后十至十五年正是現代化建設大發展時期,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計算機、電子信息等產業現代化。同時計算機、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又是IT產業的重要支柱。今后,計算機、通信、電子、郵電、計算機通信網絡、國際因特網(信息高速公路)、廣播、電視、金融、保險、電力、儀器儀表、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和新聞出版等許多領域,都需要電子與信息系統的應用開發、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和運行維護的高級人才。衛省長在視察海南大學三亞學院時明確指示:海南今后的發展,三亞學院除計算機專業外,還要培養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的專業性人才。他還指出“經濟要發展,關鍵在于教育”。“要利用海南的資源優勢,發展我省的特色產業。我省是全國唯一的熱帶農業、園林的省份。全省綠化面積占總面積64%。三亞市已被評為世界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世界第二)。整個海南省要建設成環保型省份,建成園林城市。”
本分院除上述幾個系科專業外,還有計算機基礎教研室(主要兩門課:大學計算機基礎、VFP程序設計,全校每位學生必修)、高等數學教研室(包括理工、經濟、文科、專科四種高數),負責全校公共課教學,還有大學物理、工程制圖等課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