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人不能忍過7年
對于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我們究竟能忍耐多久?
向陽生涯管理咨詢集團最新出爐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8年來共計28000例個人咨詢案例中,存在“職業適合性”問題的共有2403位客戶,根據從中隨機抽取的330份個人咨詢報告的綜合分析及電話跟蹤回訪,我們發現了以下事實:
僅能忍受半年左右的人約占15%;忍受時間在1年半左右的約有10%;能忍受3年左右的約為23%;忍受時間在5年左右的約為18%;忍受時間在7年左右的占比最高,約為29%;忍受時間在10年以上則最少,約為5%。(下圖所示)
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人們面對一份不喜歡的工作,95%的人很難熬過7年,而在3年、5年左右,分別會有一波難以忍受的爆發期,而7年左右,則是絕大多數人再也無法繼續忍耐下去的極限。
【案例】
廣告公司老板深感倦怠難忍
Davis大學的專業是會計,畢業時覺得自己可能不太喜歡枯燥、重復性的財務工作,瞞著家里人自作主張,去一家廣告公司干起了業務員。憑著自己的不斷努力,2年磨練之后,Davis不但在廣告業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同時還獲得了龐大的客戶資源。2007年,他開創了一家自己的廣告公司。
頭半年他干得十分起勁,公司發展也有模有樣。但是,沒過多久,Davis開始發覺,自己好像不是當老板的料。隨著規模的擴大,手下管理的員工和需要應酬的客戶越來越多,市場競爭更是十分激烈,公司的業務雖然還不錯,但他越來越感到自己力不從心。
2009年初,Davis實在難以忍受與魚龍混雜的客戶交往,厭惡一次次低聲下氣地聽由客戶的差遣。他想不干,但身邊的朋友紛紛勸他不要放棄來之不易的創業成果。于是,他又堅持了四個月。直到去年5月,一套設計圖改了十二次,客戶依然不滿意,甚至奚落他的公司水平太低。這一次,他再也不想繼續忍受了!
然而,面對白手起家辛苦創業的成果,雖然已經十分疲憊與厭倦,Davis還是難以抉擇。創業之路走到今天,為何難以繼續?到底什么樣的職業才適合自己?
【規劃建議】
老本行恰恰是最適合的“真命天子”
職業規劃師與Davis進行了深度溝通,同時結合MBTI性格類型、SDS Holland(霍蘭德)職業傾向、職業價值觀等各項分析之后發現,Davis的Holland職業興趣主導剖面是常規(C)、研究(I)和現實(R)型,而他MBTI的測試結果為ISTJ,這一類型的人最適合從事財務或與數據、研發相關的工作,不太適合當老板、做管理和頻繁與人打交道的工作。
Davis聽完職業規劃師的分析后,連連點頭說道:“我其實最怕與人打交道,也很不喜歡做管理的工作。大學時,我年年拿一等獎學金,也一直都挺喜歡做數字游戲。我記得有次實習,賬面上差了3分錢對不上,我花了整整一個晚上的時間硬是找了出來,當時別提心里有多開心了?墒莿摌I的2年來,我試圖改變自己,一再地忍受,雖然也能應付過去,但這種改變不是我想要的,讓我十分難受。強忍自己并不喜歡的工作,到頭來既折磨了自己,更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經過職業規劃師與Davis一對一的深度溝通,雙方共同找出了解決方案:進入會計領域從事與財務相關的工作,以會計師或審計師兩個職業方向并行。同時,規劃師建議他運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將簡歷進行梳理和提煉,展現核心競爭優勢,爭取進入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開始全新的職業生涯。
咨詢結束半年后,Davis后來成功地進入了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加上創業后在公司財務處理方面積累的經驗,Davis的工作得心應手。同時,重新找到了自己最適合的職業,自然也是對工作十分用心。他的工作表現獲得了老板與同事們的認可。近期,他正在備考CPA。
Davis感慨地說:“在工作中能把自己的愛好與之結合,能夠充分發揮我的特長,這是多么完美的事情!”
【核心觀點】
3年內解決職業適應性問題最佳
長時間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中煎熬,不僅令就業者痛苦不堪,長遠來看,更會讓問題越來越棘手,轉型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一旦發現個人的職業發展出現了種種的不適應,最好應在3年內解決。”專家分析。工作3年左右是個絕佳的職業生涯規劃窗口,應該抓住難得的機遇實現職業生涯的重新定位。Davis的故事以及大量的咨詢事實和統計數據告訴我們,當職業缺乏準確定位時,忍耐能忍一時之痛,但長遠的職業發展究竟無法靠忍來得到。(完)